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我院教师与北大合作开发新型新冠病毒检测分型传感器

发布时间:2023-04-28点击数:

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对全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SARS-CoV-2病毒进行大规模的检测和追踪可以有效地帮助控制疫情,其中qRT-PCR和基于抗体的抗原检测应用最广泛。但是,qRT-PCR检测耗时长、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在欠发达地区难以普及;而抗原检测试纸(LFA)的灵敏度较差,还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因此,亟需开发一个兼具以上两种检测方法优点的新型检测手段。

4月11日,我院冯思路老师与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伟课题组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6.91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ptamer-based nanointerferometer enables amplification-free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ARS-CoV-2 variants”的研究论文,开发了基于核酸适体的新型新冠检测技术,该技术同时具有接近qRT-PCR的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类似LFA的较短的检测耗时、方便的操作以及低廉的制造成本等优点。此外,该技术在检测的同时可以对不同的SARS-CoV-2病毒株系进行分型。

该研究首先进行了两个平行的体外筛选,分别以SARS-CoV-2 Omicron 和 Delta株系的RBD为靶标,利用较原始株系的RBD进行负向筛选,得到了具有较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核酸适体。利用筛选得到的核酸适体,成功搭建了可以检测RBD的LFA平台和检测Spike蛋白的ELISA平台。为了开发更灵敏的新冠病毒传感器,该研究将筛选到的核酸适体与纳米孔干涉(nanoFPI)芯片整合。相比于已有商业试剂盒,该传感器在检测SARS-CoV-2假病毒的灵敏度上提高了1000-100000倍;且可以特异地对SARS-CoV-2 Omicron和Delta突变株进行分型。综上所述,该研究成功筛选到两个可以特异识别Omicron和Delta株系的RBD的核酸适体,并利用它们开发出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感器,该传感器既适合普通家用,也可以在专业的检测中心进行大规模应用。

我院冯思路博士、北京大学王伟研究员、苏晓东教授以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博士后陈长田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启东产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昌平实验室的资助。

1. 基于核酸适体的新冠病毒检测分型nanoFPI传感器


冯思路,硕士生导师,2020年湖北省楚天学子。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表SCl论文10余篇、传感器顶级会议论文2篇(获最佳论文奖1项)。

主持在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基础与基础应用基金。

研究方向:纳米传感器制造、生物MEMS芯片设计及检测方法、智慧渔业芯片设计及检测等方面研究。

邮箱:siluf@gdut.edu.cn